<th id="k2gzw"></th>
      1. <nav id="k2gzw"></nav>

        創新溝通交流形式 提速藥物研發轉化

        時間:2018-03-28 13:33:10 點擊:1448次

        來源:醫藥經濟報


            為加強創新藥物、改良型新藥、生物類似藥、復雜仿制藥及一致性評價品種等研發過程和注冊申請中的溝通交流,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藥品審評中心(CDE)近日對《藥物研發與技術審評溝通交流管理辦法》進行修訂(簡稱《修訂稿》),旨在對現行藥物研發與評價指南不能涵蓋的關鍵技術問題,更為嚴謹和科學地把握審評審批尺度,這無疑有利于臨床急需和突破性創新藥物的研發和轉化。


            聚焦關鍵技術互動

            對比2016年6月CFDA發布的《總局關于發布藥物研發與技術審評溝通交流管理辦法(試行)的通告(2016年第94號)》文件,溝通交流會議的類型不僅繼續明確分為Ⅰ類、Ⅱ類和Ⅲ類會議,而且針對擬增加新適應癥的臨床試驗申請、臨床急需或治療罕見病的藥物研發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問題、一致性評價品種的重大研發問題(參比制劑的選擇、生物等效性的評價標準等)、復雜或無明確指導原則的重要非臨床研究(致癌性研究,擴展的發育毒性研究等)的設計方案、審評過程的技術分歧、前沿技術領域藥物研發過程中的溝通交流申請等情形,具體提出可以申請召開溝通會議。

            廣東眾生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臨床事業部總監李海軍表示,從目前發布的政策走向看,今后基本上每個創新藥在臨床或注冊申請前,都應當提交溝通會議申請,這也賦予了企業一個權力:“當企業提交申請后,什么時間開會或開不開會,監管部門會有自己的尺度,因為確實不一定每次企業的困惑都有必要上會,可能在某些情況下只給書面答復,如果企業對書面答復不滿意,也可以再次申請開會?!?/p>

             業內人士認為,《修訂稿》關于新適應癥、關鍵技術問題、重大研發問題賦予企業舉辦溝通會議的權利很有必要,如研發熱門PD-1/PD-L1領域,品種適應癥涉及方向眾多,即使只是腫瘤,每向前推進一步,一線、二線均要按照多個適應癥審批,且有些產品很可能跨領域,如既可以治療風濕性關節炎,也可以治療腫瘤。這就要求企業在選擇召開溝通會議時應全盤考量溝通問題,并選擇合適的適應癥團隊溝通對象。

            博濟醫藥副總經理、首席醫學官朱泉指出:“每一次溝通會議都會形成‘會議紀要’,紀要文件非常重要,無論Ⅰ期、Ⅱ期、Ⅲ期還是NDA,溝通會議的‘會議紀要’都是藥品注冊審評申報時的關鍵性資料。當然,紀要記錄的會議結論有可能同意也可能不同意,或補充資料要求等,企業必須及時反饋?!?/p>

            不難看出,溝通主題聚焦技術互動,雙方在交流過程中可就討論問題充分闡述各自觀點,最終形成的共識可作為研發和評價的重要依據。此外,除傳統面對面上會的溝通交流,溝通形式還將進一步拓展視頻會議、電話會議或書面回復,且鼓勵申請人與審評機構通過電話會議溝通。

            申報資料必須完整

            在科技整體創新、醫改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,醫藥行業重整產品價值鏈條,國產創新藥憑借卓越的效價比正在受到產業和市場高度關注。因此,對于科學前沿、突破性技術、高端創新藥、首仿藥、罕見病藥物的研發申報,科學審評審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監管尺度同樣需要科學權衡。

            由于研發創新與用藥風險如影隨形,監管部門必須通過系統的數據資料來客觀評價藥物,無論是創新藥還是仿制藥,全面審視藥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要憑借完整的申報資料來體現。

            《修訂稿》提到,如下情形不能召開溝通交流會議:擬溝通交流的問題,還需提供額外數據才具備溝通交流條件的;參會人員專業背景,不能滿足溝通交流需要,無法就技術問題進行溝通的;沒有在本辦法規定的時間內提交《溝通交流會議資料》的;不能保證有效召開會議的其他情形。

            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,信達、恒瑞、君實三家企業在PD-1研發領域進展最快,此前均提交了Pre-NDA會議申請。然而,由于創新藥研發是一個探索的過程,三家企業的資料準備不夠充分,安全性和有效性信息不能滿足CDE要求,CDE讓三家企業補充資料才可以提交溝通會議和NDA申請?!昂苊黠@,創新藥研發風險很大,監管部門對資料完整性的要求非常嚴格?!?/p>

            另據深圳信立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臨床中心高級醫學經理陳績介紹,項目做完臨床提交上市審評申請,監管部門認為申報資料不完整會通過“申請人之窗”向企業反饋意見,明確告知企業時間期限,要求在期限內在“申請人之窗”提交補充資料,提交后如果符合監管部門要求就不會讓企業發補?!拔覀冇幸粋€項目做完BE接受審評,雖然提交了補充資料,但還是沒能解答監管部門的疑慮,就讓我們以發補的形式再提交?!?(張藍飛)


        免費服務熱線

        400-705-1919

        掃碼進入商城

        a4yy日韩
          <th id="k2gzw"></th>
          1. <nav id="k2gzw"></nav>